高雄學儒優惠活動/考情說明會/新班開課/關懷活動等資訊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730)
- Feb 10 Tue 2015 19:30
工科人 打造自己的幸福工程
- Feb 10 Tue 2015 13:09
蕭富庭應考/一科讀多久? 看比率決定
2015-02-01 02:34:11 聯合報 本報記者董俞佳
蕭富庭邊工作、念書,還能考上律師,善用時間絕對是關鍵。為免影響讀書效率,他堅持每周念書不超過40個小時,靠著數位工具有技巧地分配各科讀書時間,讓投入的心力獲得最高的效益。
律師考科配分不同,為了建立一個「合乎比率」的讀書計畫,蕭富庭透過Google雲端硬碟建立試算表,計算各科分數比率,然後將當周讀書時間乘上各科分數比率,得出當周可以拿來讀該科的時間,這個方式還可依強科與弱科、重要與不重要科目微調。
他以律師二試商事法為例,公司法是80分、保險法是40分,那麼每周讀公司法的時間如果是3.2小時,保險法就是1.6小時。
- Feb 10 Tue 2015 13:00
黃毓秋應考/掌握架構 才能增強記憶
2015-02-08 04:27:52 聯合報 本報記者董俞佳
黃毓秋準備1年就高分考上高考人事行政。她說,念得多也要記得住,要打破片段式的讀書方式,「掌握架構」才能增強記憶,這是通過考試的關鍵。
高考人事行政平均每科只要60分就能上榜,聽起來似乎不難,但人事行政考科繁雜,若無法掌握考科理論,就算念得再多,也無法取得高分。
黃毓秋建議,要確實了解課本的目錄、章節,以及各章節間的關聯性,讓每一科、每一章環環相扣,就能夠打破片段式的讀書方式。她說,讀書時要隨時問自己「到底為什麼要念這個章節?」透過不斷重複連結與回想的過程,不只加深印象,在寫申論題時,也能將答案寫得更完整。
- Feb 09 Mon 2015 19:30
行政法的正確學習模式
行政法到底要怎麼唸呢?同學們掌握行政法考點之後,還是會有這樣的疑問,即使縮小範圍法律條文還是很多,到底要先背條文?還是猛做題目?讓我們來看看正確的學習模式吧!
很多同學唸法科的方法,就是直接拼命死背,或者是先做題目,然後反過來把題目中出現的條文記熟,其實這些都不是好方法,因為這種方法只是讓你短暫記憶,一考完試大部分的人就會全部忘光,行政法不只是考試唸,考上公務員之後也會用到,所以投機取巧的方式並不能真的幫助你!
要了解一個法一定要由淺入深,從最大的法律架構開始,行政法也是如此,于亮老師已經幫我們挑出了重要考點行政六法,所以同學們應該先理解行政六法的基本概念,了解它的立法目的、基本精神,然後搭配重要法條來加深印象,再透過實務見解更了解這部法,最後用大量的題目演練,來測試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經完全理解這部法!
- Feb 09 Mon 2015 19:01
人事行政 要有服務熱誠
2015-02-08 04:27:45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/台北報導
錄取人事行政類科,會依照分數分發到各用人機關擔任人事人員,處理升遷、獎懲、退休等事宜;事關同仁權益,除了嫻熟人事法規外,還要細心、謹慎和具備服務熱誠。
- Feb 09 Mon 2015 18:48
客家行政考客語 最快今年能上路
2015-02-08 04:27:44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/台北報
客家事務行政的錄取人員,對客語一竅不通遭詬病。考選部修正考試規則,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擬加考客語,全案進入考試院小組審查,若通過考試院審議,今年就可上路。
考選部表示,根據客家基本法,在客語人口眾多地區,客語是公事語言,所以才會在客家事務行政中訂定客語溝通能力。
- Feb 09 Mon 2015 18:41
樂當考生 黃毓秋拚1年高普考雙榜
2015-02-08 04:27:50 聯合報 本報記者董俞佳
2015-02-08 04:27:50 聯合報 本報記者董俞佳
去年錄取高考人事行政的黃毓秋,本來是上班族,但公司問題須離職,因而下定決心用1年的時間拚國考,不但高普考都上榜,高考還高分考上第5名,目前在台北國稅局人事室擔任人事人員。
26歲的黃毓秋畢業於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,因英文不錯,畢業前有機會到美國交換學生1學期;畢業後,她到美商公司就職,擔任行政業務專員。
- Jan 29 Thu 2015 17:16
交通行政 考題靈活 較易上手
- Jan 29 Thu 2015 17:02
口試太僵化 時間擬更彈性
2015-01-18 02:24:52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/台北報導
為精進口試效能,考試院去年底舉辦結構化口試研討會。有口試委員認為,現行口試規定太僵化,建議可以加大彈性,讓口試委員更能發掘應考人的個人特質與中心思維,考選部也認為,確實可以納入研議。
考選部統計,每年筆試錄取後口試應考人數達3千人次,考試院去年12月26日舉辦「結構化口試之理論與實務—以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考試為例」研討會,邀請司法院、銓敘部、外交部、外交系、政治系等相關學系教授及學生、口試委員代表,及4位錄取人員參加。
- Jan 28 Wed 2015 17:38
消防警察今年開缺 可望突破千人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baike.soso.com/p/20140221/20140221003816-1069841492.jpg&width=612&height=410)
2015-01-25 03:23:19 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/台北報導
考選部表示,今年警察特考及一般警察特考6月考試,其中外界關心消防警察人力不足的問題,用人機關內政部今年特別增加缺額,消防警察開缺數可望突破1千人,較去年增加1百多人。但桃園新屋大火日前造成6警消不幸罹難,會不會因此也影響到今年考生報考意願?值得觀察。
桃園新屋大火一下子造成6位警消殉職,引起社會對消防人力不足的重視,不少考試委員最近也在考試院會中,表達對消防警察人力不足的擔憂,希望考選部能跟用人機關研議,增加錄取名額。考選部長董保城指出,內政部也希望這幾年能補足人力,今年開缺已較去年更多,可望突破1千人。
- Jan 28 Wed 2015 17:17
關務特考缺額大縮水 報名人數比去年少3成
2015-01-25 03:23:19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/台北報導
即將於4月18、19日舉行的關務特考報名人數出爐,考選部初步統計,今年報考人數約為8千人,比去年的1萬2145人減少3成。考試院官員分析,今年關務特考缺額大縮水,可能是影響報考意願的原因之一。
關務特考去年缺額570個,為歷年最多,今年名額卻大減,只剩下108個名額,包括3等考試財稅行政等11類科48名,4等考試一般行政等7個類科58名,5等考試船舶駕駛科2名。
- Jan 13 Tue 2015 19:55
高考三級,這樣準備上榜快!!!
103年高普考/高考三級 財稅行政-范雅閔
在大三升大四那年的暑假,看著班上同學陸續在為研究所或未來就業作準備,而我開始思考未來即將面臨就業或繼續升學的抉擇,在與家人及朋友溝通之後,我選擇了準備國考。
- Jan 12 Mon 2015 19:30
10分鐘,搞懂英文時態
所謂「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」,每位考生想必對此句話更有感觸!伏案歲月,承載幾多經濟、親情壓力,忍受多少寂寞與不安,最終為的便是實際上戰場的那一刻!試問,今年的初等考,您準備好了嗎?
英文科目中的「時態」令許多考生抓狂?不要怕,小編帶您一次破解,讓你考前輕鬆花10分鐘就能突破文法盲點!
★時態★
一、現在式
- Jan 04 Sun 2015 15:33
律師選試拚高分 依興趣報考
去年流浪律師議題受到重視,為甄拔多元法律人才,今年開始律師第2試增列選試科目,科目包含「智慧財產法」、「勞動社會法」、「財稅法」、「海商法與海洋法」,考生必須4選1,一科占100分。
- Jan 04 Sun 2015 15:28
最快年中 高普考生可申請閱卷
2015-01-04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/台北報導
國家考試今年將有重大改革。為讓國考更加公開透明,考選部將開放應考人申請閱覽試卷,考生若對試題有疑義,可以向考選部申請,可以看見自己的試卷如何被改,預計最快今年的高普考生就可受惠。
- Jan 04 Sun 2015 11:06
人事行政 負責同仁考績、獎懲
2015-01-04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/台北報導
錄取人事行政類科,會依照分數分發到各用人機關擔任人事人員,負責處理同仁的升遷、獎懲、退休等事宜,因為事關同仁權益,因此必須要相當謹慎,還要嫻熟人事法規。
- Jan 01 Thu 2015 11:35
2015 命運如何?抉擇在你自己~
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每日對著22K上下的薪資嘆息?
還是,年近30歲的青貧族,每月望著收支幾乎打平的存摺發愁?
或者,已結婚生子的夾心族,每年都在想好命運何時能翻轉?
- Dec 23 Tue 2014 15:22
報考衰退 初考錄取率有望提升
2014-12-21 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/台北報導
明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1月登場,共有3萬7千多人報考,較今年少了6千多人、減幅近1成4,報名人數持續衰退,再創近10年新低。不過,因需用名額跟今年差不多,預估明年錄取率可望較今年提升。歷年初考平均錄取率僅約1.13%。
- Dec 22 Mon 2014 19:50
我考上法院書記官了!!
【考取經驗談】
103年司法特考 四等 法院書記官 胡珈瑞
- Dec 17 Wed 2014 11:31
陳志岳當志工 支持他走過國考
今年錄取高考三級統計類科的陳志岳,準備國考兩年期間,完全沒閒著,除了準備考試、兼差之外,甚至還考到了4張證照,帶視障者橫渡日月潭,就是不讓自己的生命因準備國考而變得空白。
採訪當天陳志岳抓緊時間,早上先去游泳,才來接受採訪,他說:「現在一天不游泳,就覺得渾身不對勁。」這是陳志岳在準備國考期間養成的習慣。